超臨界實戰(zhàn)丨OLED材料分析新方法的探索
?
近年來OLED(Organic Light-Emitting Diode)技術發(fā)展火熱,因其自發(fā)光的特性和體積超薄的特點,被廣泛用作智能手機、電視和電腦的顯示屏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OLED屏幕顯示性能與OLED材料的高發(fā)光效率和穩(wěn)定性密切相關。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分析方法對OLED材料成分進行準確測定。
本文將介紹一種基于超臨界流體色譜技術分析OLED材料的新方法。
OLED材料由于其低水溶性,通常在高濃度有機溶劑條件下通過高效液相色譜法(HPLC)進行分析。如下圖,是使用常規(guī)HPLC法分離TPD,NPD,Methoxy TPD三種OLED材料的色譜圖。(流動相比例:乙腈:水=9:1,其他分析條件略)
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TPD,NPD,Methoxy TPD(OLED材料)的色譜圖
常規(guī)HPLC方法缺點:使用的有機相量大,檢測總成本較高;有機發(fā)光材料易水解,水相可能造成目標化合物的降解。
新方法介紹:超臨界流體色譜法(SFC)是一種以超臨界流體(即超臨界二氧化碳)為流動相的色譜法。二氧化碳價格低廉,無毒無害,可以顯著削減分析總成本;并且由于二氧化碳是惰性的,目標化合物的降解風險低于傳統(tǒng)HPLC方法。因此SFC方法非常值得被開發(fā)用于OLED材料的分析。
方法探索:島津Method Scouting Solution是一種全方位的方法開發(fā)軟件,可以使用不同的分析條件創(chuàng)建多種方法進行探索優(yōu)化。
Method Scouting Solution操作界面
基于島津超臨界流體色譜儀Nexera UC,結合Method Scouting Solution方法開發(fā)軟件,通過使用6根不同的色譜柱和4種有機溶劑作為改性劑,總共建立了24種分析條件,下圖為不同分析條件下OLED材料測定色譜圖。(色譜柱型號:Shim-pack UC-PyE、Diol II、Phenyl、RP、Sil、GIS II,250mm×4.6mmI.D.,5μm;改性劑:甲醇、乙腈、丙酮、四氫呋喃,其他分析條件略。)
使用Method Scouting Solution分析得到的OLED材料色譜圖
色譜柱為二醇基柱,改性劑為乙腈時,分離效果最佳(見紅框)
基于OLED材料定量分析的方法探索結果,選擇了使用Shim-pack Diol II柱和乙腈作為改性劑的分析方法(見下圖)。并建立了三種OLED材料的標準曲線,在濃度1mg/L到250mg/L內(nèi),線性關系良好(結果見下表)。除此之外,本次探索還對使用傳統(tǒng)HPLC和SFC方法之間溶劑消耗量進行了比較(見下圖),通過比較發(fā)現(xiàn),SFC方法溶劑消耗更低。
三種OLED材料成分的分析色譜圖
三種OLED材料成分測定方法重復性、線性和最低檢測限結果
HPLC和SFC一次分析有機溶劑消耗量的比較
結論
本文使用島津超臨界流體色譜儀Nexera UC開發(fā)了一種OLED材料成分分析的新方法。與傳統(tǒng)HPLC法相比,SFC法有機溶劑消耗更少,能顯著降低分析總成本;由于二氧化碳是惰性的,還能有效降低目標化合物的降解風險。除此之外,整個方法開發(fā)過程使用了島津Method Scouting Solution專用軟件,實現(xiàn)了快速可靠的方法探索流程。
島津超臨界流體色譜儀Nexera UC
該系統(tǒng)支持最多12根色譜柱的自動切換,流動相混合功能允許4種不同類型的改性劑以任意比例混合,并在各種不同分離條件下進行分析。
Method Scouting Solution支持自動切換流動相與色譜柱,實現(xiàn)快速可靠的方法探索。島津同時提供功能更強大的LabSolutions MD方法開發(fā)軟件,基于“分析質(zhì)量源于設計”(AQbD)理念,即使缺乏經(jīng)驗的分析人員也同樣能夠得到穩(wěn)健的分析方法,目前MD3.0已全面支持島津LC、SFC等系統(tǒng)。
注:文中涉及最佳、最低類描述,限于實驗組別對比結果
本文內(nèi)容非商業(yè)廣告,僅供專業(yè)人士參考。
免責聲明
- 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化工儀器網(wǎng)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(wǎng)絡有限公司-化工儀器網(wǎng)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(nèi)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化工儀器網(wǎng)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本網(wǎng)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(非化工儀器網(wǎng))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其他媒體、網(wǎng)站或個人從本網(wǎng)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(wǎng)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- 如涉及作品內(nèi)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(nèi)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